洁净室与空调信息网 500/月/全站,广告投放,请联系网站管理员!
| 首 页 | 综合资讯 | 技术规范 | 会议会展 | 技术资料 | 工程项目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人才招聘 | 人才求职 | 推荐企业 | 招标常识 | 软件 | 图-片-集 | 环境保护 | flash空间 | 推荐产品 | 期刊杂志 | 奥-运-会 | 培训教材 | 会员登录
当前位置:洁净室与空调信息网>>综合资讯>>正文


贯彻科教优先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文章出处:互联网 作者: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委书记 王竹鸣 发布时间:2006-01-13 浏览次数:等待统计信息……
文章简介:贯彻科教优先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苏州高新区始终坚持科教优先战略,在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营造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十五”与“九五”相比,苏州高新区科技项目立项数239项,增长近5倍;争取科技经费1.26亿元,增长了50倍多;财政科技投入11亿元,是“九五”期间的9倍。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80亿元,占工业产值的68%%,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额占全区进出口总额90%以上。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创新投入。苏州高新区积极支持和鼓励研究开发,科技发展资金年年增加,每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可支配支出的3%%以上。2005年,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可支配支出的4%%以上,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拨款累计超2亿元;先后投入近7亿元,高水平建设了苏高新创业园、苏州科技城等重要创新载体。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项目的投入,鼓励外资企业增资设立研发机构,内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明显增加。 
  2.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一大批科技自主创新企业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荣获2004“中国通信行业综合实力50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称号,2004年7月在新加坡挂牌上市;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中国芯”被列为“863”重点项目。苏州高新区现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8家,高新技术产品297项,软件企业100多家,授权专利1500多件。越来越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3.充分注重借脑引智,形成双轮驱动格局。苏州高新区先后与清华、国防科大、复旦、中科院物理所、沈阳自动化所、长春光机所等十多所大院大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到高新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近40家,仅与中科院合作的项目就达15项。苏州高新区80%%以上的“863”项目都是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成果。此外,苏州高新区还积极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目前已聚集了15家外资研发机构,并大都保持着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研发。 
  4.全力打造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环境。10多年来,苏州高新区先后建立了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际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创业园、环保产业园、苏州高新软件园、新药创制中心、苏州汽车零部件火炬计划产业化基地、民营科技园、苏州高新创业园等一批创新载体、研发基地和技术转移基地。特别是由部省共建的苏州科技城、苏南工业研究院,将成为苏州高新区自主创新的强大引擎和苏州市正在崛起的自主创新高地。在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方面,苏州高新区着力为企业提供资金、专利、技术等支持平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立了苏州高新风险投资公司,充分发挥投资、服务、引资、担保、配套五大功能;成立的苏州高新区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专门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扶持和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5.实施人才兴区战略,多方吸纳广揽人才。苏州高新区实行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策略广揽人才。人力资源采取定期集市经常化、专场集市特色化、大型招聘规模化、日常查询网络化,并加入了武汉、西安人才网及江、浙、沪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会,可直接面向全国招聘各类人才。创业中心多次组团赴海外“招才引智”,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要求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创业团队的引进力度。江苏省内外15所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确定为向苏州高新区输出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高新区还建立了软件学院实训基地———中国苏州软件学院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各种实战培训,使软件学院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胜任实际工作,实现就业“零适应期”。目前全区拥有大专以上各类专业人才47272多人,包括来自世界14个国家的留学人员500多人,博士500多人,硕士1400多人。 
  展望“十一五”,苏州高新区将围绕“争创全国一流园区”的目标,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利用资金、人才、产业、区位优势,建立区域性创新体系,全面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切实提高苏州高新区的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从生产要素驱动型向创新要素驱动型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苏州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五年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加快建设创新型高新区,使苏州高新区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先行区”。 
  苏州高新区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对技术创新资源聚集、整合能力和引导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通过进一步集成科技创新资源,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提高全区整体创新能力。主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构建完善创新体系。进一步探索促进官、产、学、研、介、资多层次、多渠道有机结合的方法与途径。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更为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切实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坚持实施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轮驱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内知名研发机构、工程中心,促进外资企业从生产加工型向研发生产型转变。同时,注重提高本土企业“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实施引进技术本土化战略,推动外资企业与国内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加大科技中介机构引进步伐。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的提供技术认证、技术服务、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的中介机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 
  二是整合利用创新资源。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明确科技创新的优先发展领域,进一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重点推进部省共建的苏州科技城和苏南工研院建设,力争5年新开工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累计引进研发机构150家,形成100亿元投入,尽快把苏州科技城建设成为研发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和高新技术转化辐射高地。以筹建软件、生物医药、循环经济、汽车零部件等四大开发中心为重点,突出抓好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作,努力把苏南工研院建设成“立足苏南、面向全省、辐射长三角”的新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同时,加快创业中心等孵化器向专业化、国际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是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积极探索、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抓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机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优势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软件、环保、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推动高科技产业集聚和先进制造企业集群发展,实现产业高新化、布局合理化和资源节约化,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抓好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服务业引进工作,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和出口导向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良性互动。把发展软件业作为新兴产业,抓实抓好苏高新软件园、全国首家软件实训基地等建设,促进软件开发、人才培训、软件外包服务快速发展。全面推广循环经济。充分发挥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把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ISO14000的环境体系和清洁生产推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高标准建设环保产业园和国际环保产品技术交易中心,全面推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力争“十一五”期末,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四是完善资金投融体系。形成政府引导、企业投入、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的多元化中小企业投融资体系。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担保公司、科技投资公司等要进一步扩大流动资金借贷总体规模,尽快建立政府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前期研发投入。特别是要花更多力气建设风险投资市场,利用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渠道,培育更多的优质上市资源,把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确保科技三项经费占全区可用财力的比例达到5%%以上。制订完善鼓励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形成5—8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和3—5亿元的创业担保基金规模。 
  五是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紧紧抓住高层次人才和高素质人力资源这两个关键,加大人才战略的整体实施力度。加快建立产教研相结合、开放型、规模化的教育系统,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构筑新的人才优势。确立面向全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建立人才大市场的观念,吸引更多各类人才来高新区创业和发展,使苏州高新区人才集聚的优势转化为区域自主创新的优势、竞争的优势和产业的优势。 
  苏州科技城 
  正在崛起的研发新城 
  苏州科技城被列入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的十大工程,是苏州高新区在“二次创业”中,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点建设的大型研发创新基地。2005年6月,科技部、江苏省、苏州市签署了共建协议。 
  苏州科技城以周边雄厚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为依托,以发展处于高新技术产业前端的研发设计、软件产业、创意产业等为方向,通过构建适合研发设计机构、企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吸引海内外知名研发机构、软件企业等入驻,打造江苏一流的研发创新高地。 
  苏州科技城重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国内外高科技产业化项目,走研发与产业并进的发展道路,围绕优势产业延伸开发,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IC设计、汽车零部件、计算机及其外设、嵌入式支撑软件产业等,带动新材料、精密机械、科学仪器等领域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苏州科技城目前已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214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5研究所中国赛宝华东实验室、网讯软件、东菱振动、金游数码、恒翔通讯等近22家知名科研机构、设计开发企业入驻。再引进30个以上创新型研发机构或项目入驻,使入驻研发机构和项目总数达50家。 
  苏州科技城重点引进5类研发机构:(1)海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2)国内著名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研究机构和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中心;(3)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学研究创新机构;(4)国内各类科技人才及海外留学生高科技研发创新企业;(5)为研发机构和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支持、认证及培训的中介机构。 
  在已建成科研综合楼、独立式研发楼、科技人才公寓、科技商务中心等工程的基础上,苏州科技城正加快建设科技大厦、软件大厦、微系统园、人才公寓二期等建设,2006年研发载体建设总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 
  苏南工研院 
  区域“旗舰型”创新平台 
  中国苏南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按照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两次批示精神,在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借鉴境外工研院的成功运作理念,采用全新的运作模式,筹建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创业平台。2005年6月,苏南工研院正式挂牌成立。 
  苏南工研院的建院宗旨是:率先建设国内首家有机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服务(交易)中介、投资与担保等机构的全新的“旗舰型”科技创新创业平台。通过合理配置、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形成彼此间高效和谐、优势互补,推动“官产学研金”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最终把苏南工研院建设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性、标志性创新工程。 
  定位:一是立足苏州高新区,面向江苏省,辐射长三角,成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基地。二是注重具有区域产业优势的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重点开发软件与集成电路、医药、新材料产品和项目,带动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科学仪器等产业的新产品研究与创新。 
  苏南工研院目前已由高新区管委会投资在苏州科技城建设一幢5000平方米设施完善的研发大楼作为启动场所。首期将建立四个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已动工兴建软件大厦,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软件实训基地目前已有300名学员接受培训。医药开发中心初步建立了10个开放式实验室,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平台”。环保技术开发中心启动建设国际环保产品技术交易中心,筹备成立国家循环经济研发基地。汽车零部件开发中心通过科技部“火炬计划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化基地”验收,目前已投资2000万,在科技城建设设施完善的研发大楼。 
  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中心 
  特色鲜明的专业孵化器 
  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中心(江苏省苏州新药创制中心)是由江苏省科技厅和苏州高新区管委会等共同投资建设的江苏省生物医药创业服务平台。是以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核心、以新药研发企业和项目为服务和孵化对象的生物医药孵化器。中心包括分析测试仪器平台、中试平台、CRO专业服务平台和医药数据库等四大平台。其中,现代化中药工艺研究和中试车间平台作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专业技术孵化平台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中心被业内专家称赞为“全国少有、省内唯一”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 
  目前中心总投资已达3000万元,研发和办公大楼面积为8246平方米,建成开放实验室、孵化单元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洁净室、细胞培养室、微生物实验室、中药工程中心等20多个公共实验室。 
  随着硬件设施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公共平台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已累计引进生物技术和新药研发企业69个,共有来自美国、法国、瑞士、日本、新西兰和俄罗斯等国家的61个从事新药和保健品开发的企业和项目,其中包括五个一类新药,两个二类新药。在平台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政策扶持下,共计有20多个新药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或临床批文。中心正在成为全国高新区中为数不多的医药人才高地和创新基地。 
  中心积极与高校院所和企业共建专业平台,和扬州大学等共同承担了国家“973”项目———转基因高等动物的创建与高级脑功能分析,共建了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动物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目前中心正与国际著名的欧洲坊科技集团公司合作,联合建立药物和食品检验实验室。 
  生物医药中心将依托海内外人才和项目资源优势,在政府和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结合灵活的管理体制,实施专业的项目孵化,打造布局合理、资源共享、相互配套的新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并最终构筑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冲破垄断自主创新 
  “东菱振动”震动世界 
  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十年的民营企业。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微型小作坊发展成为中国振动行业技术领军企业,不仅是我国力学环境试验设备生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和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也使中国跻身于国际振动行业四强之列。 
  近4年来,东菱公司冲破西方发达国家的封锁和垄断,先后研发成功了5吨、10吨、16吨三种基本型号的大型振动试验台产品,产品性能及技术指标全面赶上或超过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成功扩展出了6吨、7吨、12吨、18吨等多种型号的产品,实现了东菱振动台产品系列化;其中,18吨级大型振动台,是代表目前我国力学环境试验设备最高水平的电动振动试验系统。 
  此外,“东菱”还成功研发出世界上最大级480KVA数字式开关型功率放大器,研发成功50000G高加速度冲击试验系统、100MM大位移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电动式地震振源系统等30余项新产品。 
  在短短几年内,开发出如此众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与东菱公司注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公司每年开发新品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5%%-20%%,公司引进了国内振动行业的顶尖技术人才作为企业研发带头人,还特聘国内相关行业的数十位专家权威组成“东菱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智囊团,这些举措为企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东菱公司如今年产值已近亿元、年利税1500万元,产品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我国振动台制造水平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运载火箭试验中心、国家卫星试验中心等尖端科研和计量机构都选用了东菱公司的产品。公司立志在不久的将来,将“东菱振动”打造成耀眼的世界品牌。 
责任编辑:JJSKT

[举报错误] [推荐好友] [返回顶部↑]
※相关文章※

◎未来5年新建6座污水处
◎新职业介绍:室内环境治
◎把握2006:纺织行业5大
◎2006年度:四大话题点燃
◎06空调:节能炒作现危
◎广西今年开始使用地源

※热点文章※
·植物也能净化室内环境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历
·空调不制冷 不是只充氟
·常规净化手段效果比拼
·月亮女神:6赫兹行业神
·美的变频空调同比劲翻
·室内摆放植物能净化空
·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22
·无尘车间中诞生酷睿CP
·电喷车与化油器车比较
AD